三國

出自宅犬維基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模板:Featured article 模板:Otheruses

三國
國家 蜀漢 曹魏 東吳
首都 成都 洛陽 建業
君主
 -開國君主
 -滅亡君主
2帝
劉備
劉禪
5帝
曹丕
曹奐
4帝
孫權
孫皓
成立 221年
成都立國
220年
曹丕篡東漢
229年
建業立國
滅亡 263年
魏滅蜀之戰
265年
司馬炎篡曹魏
280年
晉滅吳之戰
黃色為蜀漢疆域、棕色為曹魏疆域、綠色為孫吳疆域

模板:Portal 三國(狹義220年-280年,廣義184年、190年或208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時期,這個時期出現曹魏蜀漢東吳等三個國家。漢末三國戰爭不斷,使得人口下降,經濟受損,三國皆重視經濟發展。由於戰爭需求,各種技術都有較大發展。

東漢末期,受到黃巾之亂董卓遷都的影響,朝廷崩潰,軍閥割據混戰。其中曹操擁護逃回洛陽的漢獻帝,並擊敗多股勢力。他於200年官渡之戰擊敗袁紹,於208年時大致掌控了中國北方。但在208年赤壁之戰中被聯軍擊敗,這形成三國鼎立的雛型。220年曹操病逝後,其子曹丕迫漢獻帝禪讓,國號立為「魏」,史稱曹魏,至此東漢滅亡。隔年以益州為主的劉備亦稱帝,國號續為「漢」,史稱蜀漢。劉備與孫權在赤壁之戰後積極拓展勢力,然而為了荊州問題雙方發生多次糾紛與戰爭,最後以222年夷陵之戰告終,劉備戰敗,孫權獲得整個荊州南部。劉備於隔年病死後,輔佐其子劉禪諸葛亮於同年再與孫權恢復同盟。據有揚州、荊州及交州等地的孫權遲至229年正式稱帝,國號「吳」,史稱東吳。三國局勢主要為蜀吳同盟對抗曹魏,各國疆域變化不大。而曹魏朝廷漸漸的被司馬氏一手掌控。263年司馬昭為建立軍功準備篡位,發動魏滅蜀之戰,蜀漢亡。兩年後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魏元帝自立,國號為「晉」,史稱西晉,曹魏亡。西晉最後於280年發起晉滅吳之戰,滅亡孫吳,統一中國。至此三國時期結束,進入西晉時期。

三國時期開始的時間學者各有不同見解,一般認為分成狹義及廣義。狹義一般認為是220年曹丕逼東漢漢獻帝禪讓,建國曹魏,使東漢滅亡開始[1][2][3][4]。廣義一般認為自184年東漢黃巾之亂開始。這源自漢靈帝為解決黃巾之亂而成立州牧制度,該制度導致地方割據,天下開始分裂[5][6][7]。其他觀點還有:190年董卓挾漢獻帝離開洛陽開始,這時東漢朝廷已經崩潰[1]208年赤壁之戰後開始,這時三國鼎立的雛型形成。歷史學家往往會注重三國鼎立的形成與過程,自184年東漢已開始失去政權實體、群雄割據,逐步形成三國的雛型直到魏代漢為止,所以往往將這段184年220年的時間納入三國時期加以討論[1][8][9]引用錯誤:缺少 <ref> 標籤的結束標籤 </ref>

三國時期人才輩出,後世常常追思當時風雲人物。在唐宋詩詞中出現大量關於三國時期歷史、事件、人物、遺跡的內容。元明清期間,三國的事蹟更加深入人心,成為戲劇和民間藝術文學的常見話題。明代羅貫中以這段歷史為藍本,所撰寫的歷史小說《三國演義》成為了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其豐富多彩的歷史內涵也流傳到亞洲及世界各地,影響了這些地區。直到今天,三國的著名人物、事件仍是耳熟能詳,廣泛成為電視、電影或遊戲的題材之一。

歷史

模板:History of China

黃巾之亂

模板:See also 東漢帝國在漢和帝時期之後逐漸衰亡。在朝廷內部,皇帝多在年幼時即即位,並由外戚掌控政權。皇帝成年後,往往借助身邊的親信宦官奪回政權。這樣產生了不斷循環的戚宦之爭,使得朝廷幾乎癱瘓。東漢後期時,士大夫紛紛出面抵制宦官與外戚,但被皇帝與宦官以兩次的黨錮之禍強力鎮壓。在地方上,因為各地的豪強地主盛行兼併土地與人口,加上天災不斷,使得百姓紛紛反抗。

184年2月太平道的首領張角及兄弟張梁張寶率信徒發起民變,史稱黃巾之亂。由於獲得百姓擁護,太平道的聲勢浩大令東漢朝廷震驚[10]漢靈帝皇甫嵩等人出兵,又令地方州郡政府和豪強地主招募軍隊勤王。最後黃巾軍的主要勢力被皇甫嵩擊潰,其餘則散佈各地。然而,又有其他勢力起義,令朝廷疲以奔命。於是漢靈帝採納劉焉的建議,讓負責監察地方的州牧掌握了地方政權與軍隊,並由劉姓宗室或重臣擔任,以加強地方的管理[11]。這一措施雖然有利於鎮壓各地叛亂,但是當朝廷發生內亂之後,會使得獨攬地方軍政財權的州牧及刺史割據一方,不再聽命於朝廷。例如擔任益州牧的劉焉就使五斗米道的首領張魯佔領了漢中,藉此切斷與朝廷的關係。東漢為了解決黃巾之亂而制定的州牧制度,反而開啟了群雄割據的局面。

189年漢靈帝駕崩後,戚宦之爭又起。宦官蹇碩意圖殺害外戚大將軍何進,改立太子劉辯的弟弟劉協,然而失敗。漢少帝劉辯繼立後,外戚何進袁紹曹操等士大夫聯手對付以張讓為首的十常侍及其他宦官。何進還令涼州董卓、并州丁原帶兵增援。宦官們先發制人,殺死何進,而後袁紹與董卓等人以為何進報仇的名義入宮殺死十常侍等宦官二千餘人。鷸蚌相爭的結果使得擁兵入京的外臣董卓掌握東漢朝政大權,而其專橫跋扈引發各地勢力集結成軍,以討伐董卓的名義率軍對抗。

董卓亂政與群雄割據

模板:See also 董卓為了奪權開始剷除反對者。他促使呂布殺死丁原以奪其兵馬,並使袁紹曹操等人逃亡。最後廢了漢少帝,改立劉協為帝,史稱漢獻帝。逃離洛陽的曹操在陳留舉兵,發檄文聯絡各路諸侯討伐董卓,共有十一路地方軍加入。他們推舉袁紹為盟主,史稱關東軍。董卓有意迴避,於是挾持漢獻帝、強遷居民,遷都到長安,並且火燒舊都洛陽。其間只有孫堅曹操等人出兵與董卓對戰,但因持久力不足而退。最後,關東軍因為沒有與董卓決戰的意念,只好解散。而後群雄紛紛割據一方,互相攻擊。董卓遷都後,自封為太師,繼續掌控朝政。192年,董卓被司徒王允和部下呂布等合謀刺殺,其族人亦被屠滅殆盡。但董卓的屬下李傕等人率兵攻入長安,殺死王允,呂佈兵敗逃亡。李傕執政後不久發生內鬨,被其部屬所殺。而獻帝趁機流亡關東,最後被曹操收留,李傕舊部也相繼向曹操投降。

檔案:Eastern Han in 198.png
198年群雄割據圖

董卓討伐戰結束後,各地方軍閥對皇帝已不加理會,轉而發展各自的勢力。孫堅在攻打荊州牧劉表據有的襄陽時戰死。其子孫策投奔袁術後向他借兵,帶領孫堅舊部於196年199年間在江東四處征戰。最後孫策獨領江東,與劉表對峙,並等待時機北上中原。197年袁術壽春稱帝,國號「仲家」,最後被曹操及劉備攻滅。194年益州牧劉焉病死,其子劉璋接任,他與漢中的張魯決裂,兩方對峙。他任趙韙東征劉表未果。最後趙韙叛亂,劉璋率軍平定。馬騰韓遂等人則於涼州雍州一帶各自發展勢力。公孫瓚擊敗劉虞後雄踞幽州,最後被袁紹滅亡。東遷的呂布先是奪取曹操的兗州。被擊敗後先附劉備,接著奪其領地徐州。呂布最後被曹操擊潰於下邳而亡。而徐州牧劉備,兩度因為呂布及曹操而失去徐州,最後依附河北袁紹,並到汝南建立勢力。

當中最突出的是袁紹曹操,袁紹先用計佔據韓馥的冀州,繼而打敗田楷臧洪公孫瓚等人,掌握四州,雄霸河北,氣勢強勁。曹操四處征戰,收編青州三十萬黃巾軍,幾經轉折,控制了兗州。奉立東逃的獻帝於許昌,奉天子以令不臣。接著依序破袁術、滅呂布、降張繡、逐劉備。其勢力發展成三州、部份司隸雍州等中原地區。由於雙方的勢力持續壯大,最後難以避免的發生對決。

官渡與赤壁

模板:See also

檔案:Guanduzhizhan.png
官渡之戰示意圖

此時天下局勢分為河北袁紹、遼東公孫康、中原曹操、揚州孫策、交州士燮、荊州劉表、益州劉璋、漢中張魯及涼州的馬騰、韓遂等人。支持袁紹的孫策於200年進攻曹操的廣陵,但遭到陳登頑抗而被擊退。孫策在同年4月遇刺身亡後,繼位的孫權改與曹操和睦。而袁紹見曹操日益壯大,決定率軍南下決戰,史稱官渡之戰。他先後派大將顏良進攻白馬及文醜進攻延津,但相繼被殺。其後,袁紹親自領兵,進軍陽武,而曹操也回兵官渡,深溝高壘,兩軍的對峙長達半年之久。最後曹操夜襲焚燒袁軍於烏巢的糧倉,袁軍因此軍心大變而潰敗。此戰成為曹操控制北方的重要戰役。

201年袁紹再率軍於倉亭再戰,又敗給曹軍,最後於隔年病死。曹操趁機擊敗汝南劉備,劉備則逃到荊州去依附劉表。袁紹病死後,其長子袁譚及三子袁尚203年內鬨,曹操趁機與袁譚結姻親。隔年,曹操攻陷袁尚的根據地鄴城,隨後將其作為主要據點取代許昌[12]。袁尚與袁熙北逃至支持袁家的烏桓。隔年曹操攻滅袁譚,之後又攻滅守備并州的高幹207年曹操決定斬草除根,以輕兵襲擊烏桓,斬其首領蹋頓。袁氏兄弟又逃到公孫康處,然而公孫康因懼怕曹操而殺死袁尚、袁熙,並且向曹操歸順。至此曹操除了涼州、部份雍州和遼東外完全掌握北方,並且籌備南下。

檔案:Chibi.jpg
現今赤壁古戰場。

孫權在周瑜及張昭的輔佐下,穩定揚州局勢,並發兵攻下江夏,斬劉表將領黃祖。曹操聞孫權勢力漸盛,劉表勢弱,於208年率大軍快速南下,意圖立即奪取荊州。而荊州牧劉表於此時病死,其次子劉琮繼位後向曹操投降。劉備率軍緊急撤離駐地新野,逃向江陵。劉備於逃亡途中在當陽被曹軍追上而潰敗,後獲劉表長子劉琦的接應乘船至夏口。孫權派魯肅向劉備聯繫,劉備也派諸葛亮出使到江東。雙方經過討論後決定結盟抗曹,成立的孫劉聯軍共約5萬,以周瑜程普為正副都督。此時曹操所率北方軍與荊州水軍共約13萬至20萬,雙方於烏林(曹軍)、赤壁(孫劉聯軍)隔長江對峙。最後周瑜利用火計大敗曹軍,曹操退回北方,並任曹仁江陵。此戰役史稱赤壁之戰,曹操於此後很少再有統一的機會,這場戰役觸使三國雛型的形成。

戰後,孫劉雙方開始爭奪荊州。劉備順利的佔領荊南四郡。孫權派周瑜攻擊荊州江陵,用了很長時間方攻克城池。孫權為向劉備拉近關係,將其妹嫁給劉備。其後,周瑜曾想出兵攻打益州,達成「竟長江所極」的目標[13],但他到巴丘後不久即病逝。魯肅接替其位後,力主將江陵轉交給劉備,從而聯合抵禦曹操。

三國鼎立

此時益州牧劉璋為了防備張魯及曹操的入侵,不顧大臣反對邀請劉備入蜀。劉備率軍與龐統黃忠魏延等人入蜀,並不斷的收買人心。劉備最後在212年決裂,先後降伏吳懿李嚴軍團,大軍直逼成都。然而劉備軍受阻於張任堅守雒城,之後雖然成功攻下,但軍師龐統於誘敵時中箭而死。在劉備受阻於雒城的同時,諸葛亮任關羽鎮守荊州,率張飛及趙雲入蜀援助。214年劉備包圍成都,成功逼使劉璋投降,佔領益州。同時,曹操南下攻擊孫權,最後雙方不分勝負。

曹操在南方失利後,率軍西征漢中的張魯,並刺激散佈於涼州、雍州的小軍閥,讓馬超韓遂為主的關中聯軍於211年集兵攻下長安。不久曹操於潼關之戰擊潰關中聯軍,進一步將涼州、雍州收為領地。215年曹操率軍迫降張魯,獲得漢中。但他不願趁勢南攻蜀地,派夏侯淵張郃等人防守漢中。孫權聞劉備獲得益州後要求歸還荊州,而劉備希望取下涼州後再還。孫權就派呂蒙襲取長沙等三郡,劉備亦率軍東下,雙方對峙於湘江。而後劉備得悉曹操得漢中,將危害蜀地安全,便與孫權和談平分荊州。但雙方的關係已惡化。孫權趁曹操西征張魯之際率大軍攻擊合肥,發動第二次合肥之戰,最後被張遼等人擊潰。216年曹操就任魏王,加九錫,開始擁有分立於東漢的軍事政治機制[14]。隔年,劉備進攻漢中,發動漢中之戰。雙方勢均力敵,但漢中主將夏侯淵中計被劉備將領黃忠斬殺。曹操亦率援軍入漢中防禦,最後因為軍糧不足而退敗。劉備佔領後以魏延防守漢中,並於219年自封為漢中王。

在魯肅去世後,江東的主戰派呂蒙繼任其位。荊州守將關羽輕視呂蒙,於同年率軍北上進攻曹操。他擊敗曹仁於樊城,俘於禁,斬龐德,使得曹操有意遷都。而呂蒙則趁機襲擊江陵,於麥城擒殺關羽,共佔領了荊州南部。劉備控制的上庸亦叛劉降曹,至此劉備勢力被完全趕出荊州。220年曹操去世後,曹丕繼魏王位後,並迫使漢獻帝禪讓帝位給曹丕,國號「魏」,史稱曹魏。至此東漢亡,進入三國時期。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以漢室宗親身份繼續使用國號「漢」,史稱蜀漢。而孫權向曹魏稱臣,但自立年號,曹丕封孫權為吳王,加九錫。同年,蜀帝劉備以報關羽之仇為由東征孫權,孫權派出接替呂蒙的陸遜迎戰。結果蜀帝劉備慘敗,不久病死於白帝城,史稱夷陵之戰223年劉禪繼任帝位後,軍政事務由諸葛亮掌握。之後曹丕與孫權翻臉,兵分三路南下,為孫權所阻而退。諸葛亮於同年向孫權聯繫後,雙方再度結盟,局勢再度成為蜀吳同盟對抗曹魏。229年孫權正式稱帝,國號「吳」,史稱孫吳東吳。另外,在交州方面,早在210年其領主士燮即歸順孫權。之後吳將呂岱226年佔領交州,士燮之子士徽投降。

內鬥外戰

檔案:Sanguo map.jpg
三國對峙圖

蜀漢南中地區在劉備去世後發生叛亂,諸葛亮以心戰為方針平定南方之亂。並提出不留兵、不運糧作管理,令南中大致安定;雖然後來仍有零星動亂,但都被馬忠張嶷等平定。而後諸葛亮轉向對付曹魏,在227年234年間與曹魏爆發六次戰爭,其中有五次北伐,一次抵禦曹魏攻擊,史稱諸葛亮北伐。最終諸葛亮未能成功,於敵境逝世後,魏延楊儀互鬥而先後去世,令蜀漢失去兩個人才。蔣琬費禕相繼輔佐蜀帝劉禪,並暫停大規模北伐。蔣費二人相繼去世後,姜維方對曹魏全面北伐。然而都沒能取得明顯的戰略效果,並消耗了國力。而且,由於姜維專注北伐,在董允去世後,蜀帝劉禪所寵信的宦官黃皓及奸臣敗壞朝政。等到姜維對付黃皓時反被迫害,只好遷鎮沓中以避禍。

東吳為聯合蜀漢,派將領陸遜諸葛恪等人於合肥、襄陽、江夏與曹魏會戰,但成果不大。吳帝孫權任用顧雍為相十九年,使吳國大治。諸葛恪等人成功令山越歸順,安定後方,增加了人口與軍隊。然而孫權在晚年時發生不少失誤,為孫吳的未來帶來隱憂。他先是不聽大臣勸諫,誤信遼東公孫淵會歸降,最後軍馬錢糧被其併吞。更嚴重的是二宮之爭,由於原太子孫登的去世,使得孫權鍾愛的孫霸與繼任為太子的孫和發生鬥爭,諸大臣亦分成派系分別支持。最後孫權廢孫和殺孫霸,選擇年幼的孫亮繼承皇位,並誅殺流放一些大臣,其中名將陸遜就在這場鬥爭中死去。孫權最後於252年逝世後,以太傅諸葛恪輔佐吳帝孫亮。然而諸葛恪卻因北伐失利而罪責眾人,大失人心,不久被孫峻和吳帝孫亮所殺。然而孫峻與從弟孫綝掌握大權後並行恐怖統治,大臣世家牽連身死者多,吳帝孫亮亦被孫綝殺害。吳帝孫休繼位後,便與大將丁奉聯手將孫綝誅殺,但此時國政已江河日下。

曹魏主要戰爭都是抗衡蜀漢與孫吳的攻擊,在魏帝曹丕去去世後由曹真曹休司馬懿陳群四人輔佐魏帝曹叡,而張郃滿寵都是一方大將。這些將領守衛著魏國,其中司馬懿成功抵禦蜀漢北伐,並討平遼東公孫淵。在曹叡死後,託孤大臣曹爽與司馬懿發生權力鬥爭。最後司馬懿在249年發動高平陵事件,獲得了最後勝利。曹爽被罷黜後與其黨羽三族被殺,魏國朝政為司馬懿父子掌握。後來其子司馬師司馬昭相繼掌權,展開外除方鎮內廢魏帝的行動。當時守衛曹魏東方的重鎮壽春發生三次反抗司馬氏的舉兵,分別是王淩毌丘儉文欽諸葛誕等三次,史稱壽春三叛。雖然叛軍獲得孫吳援軍,然而最後被司馬氏擊潰。此期間,支持魏帝的將領或被殺害或逃亡至蜀吳二國,而司馬昭在殺害魏帝曹髦後,因為徹底清除異己,他開始準備篡位建國。

三分歸晉

模板:See also

檔案:Jianmenguan.JPG
現今重建的劍閣劍門關。

司馬昭為了建立赫赫軍功,做好篡奪準備,於263年趁蜀漢姜維避居沓中之際發動魏滅蜀之戰。他派鍾會鄧艾諸葛緒分兵三路南下漢中,但蜀漢將領姜維即時趕回劍閣,擋住魏軍攻勢。然而鄧艾避開劍閣重關,走陰平小路進逼成都,諸葛瞻率兵又於綿竹戰敗而死。最後劉禪宣佈投降,蜀漢亡。及後姜維力圖復國,促使鍾會囚鄧艾並意圖叛變。但因諸將不服且被司馬昭察覺,後被衛瓘胡烈所平。鍾會、鄧艾與姜維在這次動亂中都被殺。當時孫吳也意圖攻入蜀地,但被蜀漢舊將羅憲擋在巴西而失敗。

東吳在吳帝孫休去世後,太子年幼,濮陽興張布鑑於國家動盪不安,改立廢太子孫和之子孫皓為帝。然而吳帝孫皓繼位後令人失望,他不修內政,殘暴濫刑,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孫皓濫殺大臣並任用萬彧岑昏等奸臣。濮陽興和張布感到後悔,不久也被殺。不過他尚能以陸凱為相、陸抗鎮守荊州江陵,維持吳國軍政。265年司馬昭去世,其子司馬炎奪取曹魏政權,定都洛陽,建立晉朝,史稱西晉。司馬炎稱帝后開始籌備伐吳,派王濬於益州大造船艦,以羊祜鎮守襄陽與鎮守江陵的吳將陸抗對峙。羊祜廣施恩惠,採用「各保分界,無求細利」的方針,使荊州百姓的民心被動搖。然而,當西陵太守步闡叛降西晉、羊祜率軍南下支援之際,陸抗仍擊退晉軍並瓦解叛軍,成功的守住荊州地區。嶺南地區亦發生兩次叛亂。在264年孫皓即位後,交州(約今廣西省及越南北部)向曹魏投降。兩年後吳軍意圖奪回但被晉將毛炅擊敗。269年孫皓以虞汜陶璜李勖等人分陸海兩路會師合浦,至271年方奪回交州。279年修允部屬郭馬廣州(約今廣東省及廣西省)叛變,孫皓先後派滕循陶浚、陶璜等多方圍剿方平定。同年晉軍率大軍南征,吳國岌岌可危。

東吳重臣陸凱及陸抗相繼去世後,晉將羊祜提議伐吳,但遭賈充反對而作罷。279年西北之亂始平,王濬杜預上書司馬炎,認為是時候伐吳,賈充、荀勗等認為西北未定而反對。最後司馬炎決定於該年12月進攻吳國,史稱晉滅吳之戰。他以賈充為大都督,上游王濬唐彬軍、中游杜預胡奮王戎軍、下游王渾司馬胄軍多路並進。280年1月孫皓急任丞相張悌沈瑩孫震渡江抵禦王渾軍,但皆戰敗而亡。而王濬軍沿長江配合其他晉軍攻下西陵江陵武昌尋陽等地,杜預也奪下荊州南部。3月孫皓見晉軍已包圍建業,認為大勢已去而投降。孫吳滅亡,西晉統一天下。至此三國時期結束,進入西晉時期。

疆域及行政區劃

檔案:三國時期行政區劃圖.png
三國時期行政區劃圖,其中綠色為蜀漢、紅色為孫吳、藍色為曹魏。

三國分為曹魏蜀漢孫吳三國。這三國大致繼承東漢的疆域及政區制度,為州、郡、縣三級制。州設刺史或州牧。郡設太守。縣大者置令,小者置長。

郡制方面:曹魏河南郡治洛陽,為京師所在,稱河南尹。蜀漢蜀郡治成都,為國都所在。曹魏又設王國,置相,與郡同等;孫吳丹陽郡治建業,為國都所在。另外孫吳於毗陵(今江蘇常州)設有典農校尉,管轄三縣,等同郡。孫吳在一些轄區遼闊的郡下設都尉,冠以東、西、南、北部之名,並有駐所和領縣[15],其中有不少在後期正式成為郡。

縣制方面:曹魏有公國、侯國、伯國、子國、男國之封,蜀漢和孫吳則為侯國,這些皆相當於縣。孫吳又在丹陽郡設有一些都尉[16],皆相當於縣。

曹魏的疆域主要在曹操時即大幅發展,至曹丕稱帝建國後定型,約佔有整個華北地區。大致上北至山西、河北及遼東,與南匈奴鮮卑高句麗相鄰;東至海。東南與孫吳對峙於長江淮河一帶及漢江長江一帶,以壽春襄陽為重鎮;西至甘肅,與河西鮮卑相鄰。西南與蜀漢對峙於秦嶺、河西一帶,以長安為重鎮。在立國後原有87郡及十二州,有:司隸徐州青州豫州冀州、-{并州}-、幽州兗州涼州雍州荊州(佔東漢荊州北部)、揚州(佔東漢揚州北部)。於西域設置管轄海頭(今新疆羅布泊西)的西域長史和管轄高昌的戊己校尉221年孫權稱藩後,曹魏讓孫權領有荊州牧,將荊揚等孫權勢力則定為荊州,曹魏原直轄的荊州北部改稱為郢州。雙方決裂後曹魏復改郢州為荊州。220年226年,分隴右置秦州,最後併入雍州。滅蜀漢後分益州梁州,共增加兩州。

蜀漢為劉備所建,他直到赤壁之戰後才在諸葛亮協助下,由荊州南部開始發展。其勢力一度涵蓋荊州(佔東漢荊州西部)、益州及漢中。立國前後與孫吳發生多次戰爭並損失荊州,於諸葛亮南定南中後獲得雲南一帶疆域,至此漸漸穩定。疆域範圍:北方與曹魏對峙於秦嶺,漢中為重鎮;東與孫吳相鄰於三峽,巴西為重鎮;西南至岷江南中,與南蠻相鄰。蜀漢共有22郡、僅益州一州。於益州下設庲降都督,治味縣(今雲南曲靖),專轄益州南部

東吳的疆域在孫策時即擁有大部分的揚州。孫權在赤壁之戰後陸續獲得荊州西部、交州,並在擊敗關羽後獲得整個荊州南部。至孫權稱帝后疆域方穩定下來。東吳北與曹魏對峙在長江淮河一帶及漢江長江一帶,以建業江陵為重鎮;西與蜀漢相鄰於三峽,西陵為重鎮;東及南至海,其中最南達現在越南的中部。孫吳原有32郡及三州:荊州揚州交州。於226年設置廣州,後併入交州。至264年復設[17],共增加一州。

外族

三國時期各國多與外族互動,或聯合攻擊敵人,或攻滅以除後患與補充人口。而匈奴、鮮卑、羯、羌及氐等族也陸續遷居中原,到西晉時涵蓋了關隴、并州及幽州等地區。東北方面,有高句麗沃沮夫餘三韓百濟204年在遼東割據的公孫康率軍攻破高句麗王都,迫使新王伊夷模東遷至國內城。246年,曹魏毌丘儉率軍擊敗高句麗。公孫康置帶方郡後與百濟聯姻,之後百濟併帶方郡而立國。日本邪馬台國興起後,遣使納貢曹魏,魏明帝封邪馬台國女主卑彌呼為親魏倭王。

檔案:BeltBuckleXianbei3-4thcentury.jpg
鮮卑族的皮帶扣,約3至4世紀之間。

魏晉以來天山以北及蒙古草原的民族主要有烏孫悅般堅昆敕勒呼揭匈奴鮮卑烏桓等族。東漢之後匈奴分為南北,其中南匈奴大多定居在并州中部的汾水一帶。188年單于於扶羅趁東漢戰亂之際率軍入侵。202年南匈奴歸附曹操後,曹操將南匈奴分成五部,每部立帥長,並派漢人監督。烏桓族長蹋頓與袁紹結盟,並獲得了單于的封號。205年,曹操擊敗袁尚,袁尚與袁熙兄弟逃至蹋頓處。而後曹操率精銳遠征烏桓,於白狼山斬殺蹋頓,降服烏桓。鮮卑在東漢末期由檀石槐統一,屢次入侵東漢,其死後鮮卑分裂為東部、中部及西部鮮卑。西部鮮卑軻比能重整鮮卑後兩度入侵曹魏,並響應諸葛亮攻魏。235年,曹魏幽州刺史王雄遣刺客將他暗殺,其勢瓦解。

西部方面,族於三國時期開始遷居中原,分佈於中國中部的山地地區。當時河西諸羌和武都陰平的羌族分別歸附曹魏及蜀漢。這兩國相互攻伐時都徵召羌族參加作戰。族方面,在東漢末期,興國氐王阿貴百頃氐王千萬各擁部落,後為曹操所破。曹操恐劉備取武都以逼進關中,乃遷其人五萬餘落於扶風、天水等郡。曹魏初,又有武都氐部歸附內徙。當時西域地區有鄯善高昌焉耆龜茲于闐等國。魏文帝派官員管理西域地區,加強與西域各國聯繫,然而影響力不大。魏文帝還於229年封大月氏王波調為親魏大月氏王。西南方面,225年蜀漢諸葛亮率軍平定南中之亂,降伏南蠻(西南夷)族長孟獲,並設置庲降總督管轄。往後雖有叛變發生,但皆不大。此時期在南方共有三大蠻族,分別是分佈巴郡、江陵及淮水一帶的廩君蠻;分佈武陵、長沙一帶的槃瓠蠻,又稱傒人;分佈在巴郡閬中一帶的板楯蠻,又稱賨人。夷陵之戰時蜀漢也曾遣馬良聯絡武陵的槃瓠蠻共討孫吳。

東吳內部還有山越,其為據守江南山地各族人的總稱。他們自給自足,且與曹魏聯繫,孫吳屢次征討皆難以根除。234年諸葛恪使用堅壁清野的戰術圍山三年,降伏山越,並收編其精壯為軍隊。在嶺南地區還有俚人,範圍涵蓋東吳廣州、交州及蜀漢益州南部。孫權也展開海上的發展,他派使臣朱應康泰泛海到 夷洲(可能為今台灣)、亶洲補充人口、到遼東、朝鮮半島、林邑(今越南南部)、扶南(今柬埔寨)和南洋群島等地溝通聯繫,這些都擴大吳在海外的影響力。大秦商人和林邑使臣也曾到達吳都建業。

政治體制

三國時期的政治制度和東漢稍有不同,以曹魏改革較多,後來西晉也大多繼承其制度。魏文帝曹丕為了避免尚書檯(行政機關)權力過大,正式分離出中書監(決策機關),政治制度開始走向三省六部制。另外,又新設置移動式的行尚書檯,稱為行台制。由尚書檯分出部份官員來隨皇帝移動辦事。地方制度方面,出現類似軍區司令的都督制,其中「都督中外諸軍事」掌握中央軍政權力,司馬氏三世即皆以此職務掌握曹魏朝廷。孫吳也設有中書令與都督中外諸軍事。三國均設有類似御史台的監察機關。

曹操鑑於東漢選舉弊政,用人不重虛德,採用「唯才是舉」的方式,並在先後提出三次求賢令。220年曹魏陳群建立九品中正制作為拔選人才的制度,以取代漢代的察舉制度。其主要內容是在地方委任地方士紳為中正官,由中正官以家世、道德、才能為標準評定各地方人士。這些評定出來的標準,會呈上中央作為授官依據。這一制度由於完全取決於中正官(通常由世族擔任)的喜好或利益,幾乎使世族完全壟斷官職。這為西晉世族政治打下基礎,形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局面,直到才被科舉制度取代。

檔案:Zhuge liang.jpg
蜀漢丞相諸葛亮像

蜀漢初以丞相掌握政事,諸葛亮死後,劉禪刻意將丞相職位保持空缺,並設立尚書令大將軍大司馬三職分割相權,互相制衡,軍政事務分開,政事改由尚書事掌握。軍權以大司馬掌軍事行政,大將軍為最高軍事統帥。諸葛亮入蜀後即提倡治實精神。他安撫百姓打壓豪強,提倡法度規範;約制官職,嚴格遵從權制;並且廣開誠心,公平行事。然而因此得不到益州大部分世族的支持,蜀漢重用的人才並非多出自益州。政律方面,《蜀科》即由諸葛亮、法正劉巴李嚴伊籍等人共同編列。劉禪繼位後,初期政策多由諸葛亮所主持。他在朝內制定規範,訓誡大臣;而朝外風氣清廉,人心不亂。諸葛亮死後,劉禪「乃自攝國事」,提出「須吳舉動,東西掎角,以乘其釁」的戰略方針,由蔣琬、費禕、董允等人主政,修養生息,積蓄力量後從長計議再北伐的政策,親自處理除了對外戰爭領域之外的國內軍政事務。而所倚重之臣蔣琬費禕董允等也都繼續諸葛亮的政策;後來劉禪寵信宦官黃皓,朝政開始變壞。儘管如此,到蜀漢滅亡為止,地方的政風仍算清廉。

東吳也以丞相掌握政事。然而為皇帝進侍的侍中一職,權力甚大。宗室孫峻孫綝都以侍中參與政事。軍權以大司馬掌軍事行政,大將軍、上大將軍為最高軍事統帥,其中都督中外諸軍事的權任尤重。其治國方針大致以限江自保與施德緩刑為主,政治制度大致上跟東漢相近。然而其政權受南渡的江北世族張昭周瑜魯肅等和早在漢朝時長居江南的吳姓世族[18] 影響。吳姓世族中出名的有丞相顧雍和名將陸遜陸抗。在農業方面設有復客制來免除部份佃戶課役,實際上減輕地主負擔,開西晉蔭親制佃戶無課役之先聲。雖然孫權在顧雍協助下興修水利,江南獲得開發。但孫權在繼承人之事沒處理好,使得後來的政局不穩。孫權去世之後,朝政後來被權臣孫峻、孫綝等人挾持。吳景帝孫休去世後,大臣認為太子年幼,擁立年紀較長的孫皓為帝。但他卻是一個殘虐和好酒色的君主,進而導致孫吳亡國。

軍事制度

模板:See also 三國軍事制度大部分沿用漢制,但是又有幾個重大變革,產生許多制度以及部曲的興盛。

世兵制起源自漢末的質任制,當時軍閥為避免士兵逃散,將其家屬集中管理,形成軍戶。由於長年戰亂,最後出現專司作戰的「軍戶」、「士家」,子承父業,甚至祖孫三代都為兵。而且年老之後也不能退役,改為從事後勤運輸方面的工作。世兵制是對於東漢募兵制、徵兵制並行制度的重要變革,並逐漸取代了前者,保持了很多勢力穩定的作戰力量。[19]

內軍外軍制度都督制:內軍或中軍負責政治中心的治安防衛,外軍負責邊境、軍事要地的守衛,並從事屯田,互不統屬。中軍的領導為中護軍、中領軍,除了掌握中軍還要負責各級軍事將領的選拔工作。由於中軍為「都督中外諸軍事」,掌握軍隊中樞,往往成為權臣奪權的重要途徑之一[20]。曹魏將分軍隊為中軍、外軍和州郡軍(地方軍隊)。而蜀漢與孫吳也有分外軍為中、前、左、右、後五軍。戰區依都督制可加設「都督諸州軍事」,其軍政和一,多跨越州郡。例如,曹魏設有雍涼都督和揚州都督。蜀漢設有漢中都督、永安都督和庲降都督。孫吳也於西陵、江陵、巴丘、交州及廣州等地設立都督。

部曲在漢代本是軍隊編制的名稱,後泛指私人統率的軍隊。東漢末期戰亂連年,許多苦於戰亂的農民都去請求武裝的世族豪強保護。而世族大姓為聚眾自保而收編農民,敵人入侵時為部曲而作戰,平時則為佃客從事生產。後來大力發展成為私家軍隊。其中孫吳實行世襲領兵制,合法化的使將領與土兵建立世代的隸屬關係。

檔案:Zhugenu-payne.jpg
連弩的側視圖

在三國各軍特性方面,魏軍主要區分為步軍、騎軍和水軍,此外還設有虎豹騎烏桓騎兵等精銳軍隊。在前期,兵員靠募集、徵發及強制降俘和少數民族為兵等。到後期,逐漸形成世兵制,並成為主要集兵方式。為了兵源穩定,曹魏實施軍戶、民戶嚴格分離,除其子世代為兵外,軍戶的妻女也只嫁軍戶,保證其繁衍。

吳軍以舟師為主,步兵次之。孫吳水軍發達,在濡須口西陵設有水軍基地,在侯官(今福建閩侯)設有造船廠。其所造名為「長安」的戰船,可載士兵千餘人。其精銳軍隊有車下虎士、丹陽青巾軍與交州義士等。孫吳還有設有山越兵、蠻兵、夷兵等少數民族部隊。由於比較特殊的社會政治環境,孫吳除了有世兵制外,還有世襲領兵制。各將領所領軍隊算是其部曲,軍隊除了服從中央指揮參與戰役,但還要為其將領提供其它耕種雜役等。在將領死後軍隊須繼續聽令將領之子或其弟等繼承者。

蜀軍以步兵為主,騎兵次之。蜀漢亦編有少數民族部隊,主要有賨兵、叟兵、青羌兵等,當中以「無當飛軍」最出名。在武器裝備方面,蜀漢比秦漢時有所發展。兵源方面,蜀漢實施世兵制,由於人口遠遠少於其它兩國,也實施徵兵制來補充兵源。諸葛亮發明八陣圖以利立營練兵。在補給方面設計出木牛流馬以利山地運輸。他還製造出一弩發十失的連弩,並以此編製成「連弩士」[21]

人口

在漢末三國之初,中原地區發生天災饑荒,例如:「建寧三年春正月,河內人婦食夫,河南人夫食婦」等紀錄。發生的戰亂有「黃巾之亂」。董卓掌權後,放縱士兵淫略婦女,剽虜資物。在面對關東軍聯合討伐下,竟然「盡徙洛陽人數百萬口於長安,悉燒宮廟官府居家,二百里內無復孑遺」,以至於民怨載道,人口數大減。曹操征徐州時,「凡殺男女數十萬人,雞犬無餘,泗水為之不流,自是五縣城保,無復行跡」。李傕等在關中,「時三輔民尚數十萬戶,傕等放兵劫略,攻剽城邑,人民飢困,二年間相啖食略盡」。益州的劉焉劉璋及荊州的劉表鎮壓叛亂,揚州因為孫策等人的戰爭,使得人口數都減少。

當時的人民朝三個方向流動:由關中西遷至涼州或是南遷至益州、沿漢水遷移至荊州,各約十萬戶。由中原地區往東北遷移至幽州冀州,再遷至遼東鮮卑烏桓也因為這波流民而壯大。最後也是最大一股,是由中原地區遷移至徐州彭城,再南遷至江南地區。當時「是時四方賢士大夫避地江南者甚眾」,孫吳立國的基礎即建立在此上。例如:魯肅諸葛瑾呂蒙張昭徐盛等人就是此次南度的中原士族之一。

自三國鼎立局勢漸漸形成後,人民轉而因統治者或戰爭而被迫遷移。曹操攻擊張魯時及攻下後,共遷部份的川東漢中居民入關中。曹丕建都洛陽後,遷冀州五萬戶士家以實河南。魏滅蜀後遷蜀人三萬家至洛陽和關中。劉備領有益州,多次遷民於成都平原。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敗後,也遷隴西居民以實漢中。孫權在早期即擊敗江夏太守黃祖,虜掠男女數萬口。他建國後為了提昇人口數,平定山越並以其「羸者充戶,強者補兵」,並且騷擾淮南來獲得人口。

以下表格可知人口銳減趨勢。由東漢末期到西晉統一全國,雖然時間儘隔127年,但人口減少近三千五百萬人,共減少東漢人口數的七分之五。至此戶口一蹶不起,至到隋朝方漸漸復甦。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人口高度的軍事化,當時三國控制的人口還有兵戶、吏戶、屯田戶等。例如曹操早在創建時期即推行屯田制。蜀漢人口雖只有九十萬,但是卻有十萬多的軍隊[22],佔總人口十分之一。而屯田戶數量之大,對當時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23]

模板:Wt |+ 三國時期戶口流動表 |- |align="center" style="width:300px" |年代 |align="center" style="width:100px" |戶數 |align="center" style="width:100px" |口數 |align="center" style="width:200px" |備註 |- |東漢漢桓帝永壽二年(156年) |align="right"|16,079,600戶 |align="right"|50,066,856人 | |- |蜀漢漢昭烈帝章武元年(221年) |align="right"|200,000戶 |align="right"|900,000人 | |- |蜀漢漢後主炎興元年(263年) |align="right"|280,000戶 |align="right"|1082,000人 |於蜀亡之際,人口數含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人。 |- |孫吳吳大帝赤烏元年(238年) |align="right"|520,000戶 |align="right"|2,567,000人 | |- |孫吳吳末帝天紀四年(280年) |align="right"|530,000戶 |align="right"|2,535,000人 |於吳亡之際,人口數含吏三萬二千,兵二十三萬,後宮五千餘人。 |- |曹魏曹元帝景元元年(260年) |align="right"|663,423戶 |align="right"|4,432,881人 | |- |西晉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 |align="right"|2,495,804戶 |align="right"|16,163,863人 |於晉統一中國後,此為晉朝戶口最多時期。 |- |colspan=4 |註:本表東漢及西晉的人口數據源自[24]。三國人口數據源自《通典卷第七.食貨七.歷代盛衰戶口》。數據僅比較差異,實際上的戶口數會比較高。這是因為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戶口數據受到部曲、軍戶或是戰亂等因素使得有隱瞞或不列入統計。 |}

經濟

東漢末期,因為天災戰亂,社會受到破壞,使得經濟衰退,大量農地荒廢。部份豪強世族紛紛率領族人,建立塢堡以自衛。在其周圍從事生產活動後,漸漸成為自給自足的莊園制度。塢堡和莊園制度都影響後來魏晉南北朝的經濟模式。由於東漢朝廷的崩潰,無人重鑄磨損不堪的銅錢,加上大量私錢出現。到三國鼎立後,新發行的銅錢未能廣泛通行,只好正式以布帛穀栗等實物為主要貨幣。

曹魏、蜀漢、孫吳三國當中,以曹魏人口最多,墾荒的面積最廣,這正是當時三國中以曹魏實力最強的原因。曹魏推行屯田制,組織流民耕種官田。這使得恢復社會秩序,增強曹魏實力。曹魏重視農業的另一實證是其大興水利,其工程的規模和數量在三國中首屈一指。如233年關中一帶闢建渠道,興修水庫,一舉改造了三千多頃鹽鹼地,所獲使國庫大為充實。再如曹魏在河南的水利工程,其成果使糧食產量倍增。曹魏建置大型官營手工業作坊,發展手工業生產。洛陽等貿易城市,商業經濟發達,和海外有貿易往來。此外造船業、陶瓷業、絲織業、製鹽業等等也都十分發達。

檔案:WuJar.jpg
塑像罐,出自孫吳。

蜀漢土地肥沃,物產豐饒,東漢末年遭受的戰亂也較中原為輕。214年,劉備入蜀後,巴蜀地區財政混亂,劉巴提出鑄直百錢,平衡物價,解決問題。當中五銖錢與直百錢並用,為犍為郡所鑄,從中知道蜀鑄錢不只在一地。諸葛亮又派人整修和護理都江堰,保障農業灌溉。蜀漢的手工業以鹽、鐵和織錦業等最為發達。左思蜀都賦》中提到「技巧之家,百室離房,機杼相和」,所以蜀錦能遠銷吳、魏二國,諸葛亮亦認為蜀錦為支持國家的重要物資。[25]而南中金、銀、丹、漆、耕牛、戰馬等貢品,令蜀漢軍費有所供給,國家富裕。至蜀漢亡時,官府仍有金、銀各二千斤。首都成都也是當時的商業都市之一,「市廛所會,萬商之淵;列隧百里,羅肆巨千;財貨山積,纖麗星繁。」(《蜀都賦》)

孫吳所處的江南,社會經濟起步較晚,在三國時還是人口稀薄之地。然而由於這裡戰亂較少,使得北方人民大量遷居,帶來先進生產技術和勞動力。孫權登位後設置農官,實行屯田制,江南地區的農業生產和社會經濟得到發展。紡織業方面,江南以產麻布出名,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省南昌市)的雞鳴布名傳千里。三吳出產「八蠶之綿」,諸暨永安一帶所產絲的質量很高。冶鑄業以武昌(今湖北省鄂州市)為最發達,孫權曾在開採銅礦,打造兵器。由於地處江南及海邊,吳國在造船和鹽業都相當發達,在海鹽(今浙江嘉興海鹽)、沙中(今江蘇蘇州常熟)設官員,來管理這兩地的鹽業生產。孫吳在建安郡(治所在今福建省福州市)設典船校尉,海船南抵南海、北達遼東。海上貿易亦有所興起,孫吳的商業都市以建業(今江蘇省南京市)、吳郡(今江蘇省蘇州市)、番禺(今廣東省廣州市附近)為主,其中番禺以國外貿易為主。

文化

學術思想

漢晉之際的學術思想發生劇烈的變動,主要受傳統思想的變化與政治鬥爭有關,前者成份居大。由尚交遊、重品藻,反動而變為循名責實,歸於申韓。因尚名務虛偽反動而為自然、率直,歸於老莊

由於東漢晚期政治敗壞,局勢混亂。曹操諸葛亮採用名家法家的思想來恢復社會秩序。曹操提倡信賞必罰,主張法治。提出「用人唯才」的觀念打破以門第或名教的標準。諸葛亮也提倡法治觀念,入蜀後修明法制,執法公平。提出「治國之要,務在舉賢」的主張以任才適用。他也重視軍法,如街亭之戰馬謖違反軍令而被斬,他也自貶三等。漢末魏初的名法思想為此後魏晉玄學思潮提供了基礎,使名士基於政治黑暗將焦點由名法的具體問題轉向玄學的抽像思辨。[26]

經學方面,漢末鄭玄之經學已甚受推崇。然而在魏晉之世,王肅繼承父學而註經,其對經學的見解與鄭玄不同,遂有鄭、王兩派互相駁難。曹魏末年,司馬氏篡魏為晉。當時政治黑暗,知識份子之思想趨向反動、消沉而無出路。傾向曹氏者多是失勢士子,採取清談方式批評政治,主張自然。傾向司馬氏者,則主張維持名教,使儒家作風漸起分化。因王肅為晉武帝外孫,遂被立為官學,一時黜鄭申王,使王學成為宗主。

魏晉時期最突出的思想為玄學。其基本教義為《老子》、《莊子》和《周易》,合稱三玄。玄學家好談玄理,不談俗事,稱為清談,流行於魏晉時期。在240年248年的醞釀期,以何晏王弼為代表。玄學家認為一件事情需要理解其背後原理的「本」方能瞭解平常所見的表象「末」,進而提倡「以本統末」的理論。又視「本」為「道」,類比為沒有形體的「無」(原理、趨勢),視「末」為實際現象的「有」,並認為「萬物皆產生於無」。之後到司馬炎篡魏建晉為止。以阮籍嵇康竹林七賢為代表,他們把焦點由思想理論轉移到人生問題上。當時政治黑暗,司馬氏壓抑士大夫,並以崇尚名教自飾。阮籍及嵇康等人遂主張儒教的禮法壓抑人性且虛偽,強調人性的解放與自然真誠。他們帶頭實現這個理論,形成一股解放個性的風氣。到了西晉之後,清談之風蔓延到政治舞臺上,握有大權的達官顯要也大談玄理,呈現一批在世又欲出世的權貴。斐頠對「自然」提出修正,主張「崇有論」,以矯「虛誕之弊」。郭象進一步證明「名教」即是「自然」,玄學發展至此已臻終結。

文學

檔案:Cao Cao Portrait.jpg
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三曹之一的曹操

三國文學中以曹魏文學最盛,分為前期的建安文學及後期正始文學,其中建安文學反對靡弱詩風,被後人稱為「建安風骨」或「漢魏風骨」。這是因為自曹操等人熱愛文學,各地文士紛紛吸附[27][28]。建安文學代表人物為「三曹」及「建安七子」。其他的文學家還有邯鄲淳蔡琰繁欽路粹丁儀楊修荀緯等。曹操具有沉雄豪邁的氣概,古樸蒼涼的風格,著有〈短歌行〉、〈步出夏門行〉、〈讓縣自明本志令〉等文。曹丕及曹植才華洋溢,曹丕著有文學評論《典論》,導致文學開始自覺發展。曹植具浪漫氣質,著有〈洛神賦〉等文。建安七子與蔡琰楊修等人關心現實,面向人生。他們的作品反映了漢末以來的社會變故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難,例如蔡琰的〈胡笳十八拍〉。

正始文學時期,由於當時政治形勢受司馬氏操控,文人備受壓抑,難以直接面對現實。當代的作家有竹林七賢何晏夏侯玄王弼等「正始名士」。正始作家大都通老莊,好玄學,對於社會現實,不如建安作家那樣執著,持比較沖淡的態度。嵇康的散文和阮籍的〈詠懷詩〉尚繼承「建安風骨」,敢於面對司馬氏政權,其文學都有鮮明的特色。《文心雕龍》提到「正始明道,詩雜仙心。何晏之徒,率多浮淺。惟嵇志清峻,阮旨遙深,故能標焉。」說明了阮籍和嵇康皆為正始文學的代表詩人。

孫吳作家有張紘、薛綜、華覈、韋昭等。張紘為孫權長史,與建安七子中的孔融陳琳等友善。薛綜為江東名儒,居孫權太子師傅之位。華覈則是孫吳末年作家。蜀漢作家有諸葛亮、郤正、秦宓、陳壽等。諸葛亮作為一代政治家,他的作品有〈出師表〉等。其文彩雖不如他人豔麗,然而內容淺易,情意真切,感人肺腑,表露出他北伐的決心[29]秦宓所寫的五言詩〈遠遊〉,是蜀漢流傳下來唯一可靠的詩篇。蜀中亦多有學者為書作注的人,如:許慈孟光尹默李譔等,蜀漢後期有譙周郤正都醉心於文學,譙周更寫下了《仇國論》討論過度征戰的缺點,及郤正以依照先代的儒士,借文表達意見的〈釋譏〉。 東漢末年亦有研究纖圖、術數的學者,如:任安周舒,之後出現了周群杜瓊等人。

三國時期有名的史學家有王沈魚豢韋昭陳壽。王沈的《魏書》被史學家劉知幾評為「其書多為時諱,殊非實錄」[30],這跟他親附司馬氏勢力,打壓魏帝曹髦有關,故該書的參考價值也相對較低。韋昭善寫史,著有〈吳鼓吹曲十二曲〉,內容為整部孫吳發展史,與繆襲的〈魏鼓吹曲十二曲〉南北相對。他又著有《吳書》55卷等。陳壽編寫的《三國誌》為「前四史」之一。他參考《吳書》及魚豢撰寫的《魏略》等資料,採三國並述的方式,創新紀傳體史書的寫作模式。雖仍有不足之處,但實是研究三國歷史不可或缺的史籍之一。

宗教

檔案:張道陵.jpg
五斗米道(天師道)的始祖張天師張道陵

本時期為佛教與道教的發展時期。由於天災人禍不斷,人民紛紛尋求宗教慰藉心靈,使得能夠逐漸發展。南中諸夷族的原始宗教,具有很濃厚的巫風。其性質是神話崇拜,具有多神、崇拜自然的特點。在西南地區有長遠的歷史,形成早期的原始宗教。

東漢民間流行黃老之學,張角建立的太平道張道陵建立的五斗米道,都是道教的雛型,到西晉時則稱為天師道。張角的太平道,在道術方面較重「守一」。以《太平經》為主要經典,又稱《太平青領書》。內容龐雜,「其言以陰陽五行為家,而多巫覡雜語」。其社會思想既有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的部分,也有呼籲公平、同情貧苦人民的部分。張角擁有廣大教眾後,於東漢末期率其弟張梁張寶與部屬張曼成發起「黃巾之亂」,最後被東漢朝廷擊敗而漸漸式微。張道陵於漢順帝時入四川鶴鳴山,造作符書,創建五斗米道。該教可能是黃老之學與當地宗教的融合[31],符文大多源至巴蜀巫術[32]。五斗米道與太平道教理教義基本相同,事奉黃老之學。張魯使教內「祭酒」誦習《老子五千文》,《道德經》成為主要經典之一。《老子想爾注》反映早期道教對《老子五千文》的解釋。經其子張衡(道教)、其孫張魯的傳播,流行於四川與漢中一帶。張魯投降曹操後,五斗米道由巴、漢流傳到江南一帶。

佛教早在東漢初期即傳入中國,但當時儒學興盛,發展不大,至三國後方有發展。當時大乘佛教貴霜帝國影響而傳播四周。西域受其影響,于闐、龜茲等地佛教興盛。之後又有天竺曇柯迦羅、安息曇諦和康居康僧鎧等僧侶到洛陽翻譯經典,將大乘佛教傳至中國。曇柯迦羅推廣戒律,這是中國僧侶有戒律受戒之始,後世以其為律宗的始祖。曇諦所譯的《曇無德(法藏)羯磨》受朱士行等人戒守,一般以此為中國僧侶出家之始。朱士行為首位西行求法的中國僧侶。當時經文翻譯未善,為求原經研讀,於260年自雍州出發至於闐。他寫得《大品般若》的梵本,後由弟子於282年送回洛陽。最後由竺叔蘭譯成《放光般若經》。東漢末期,笮融於江東割據,並大興佛寺。三國時佛教重鎮,北為洛陽,南為建業。曹魏魏明帝大興佛寺,曹植也喜讀佛經,並創作梵唄。孫吳方面,當支謙、康僧會先後入吳,受孫權推崇並支持發展。孫皓稱帝時,本要毀壞佛寺,因康僧會說法感化,終而放棄。在蜀漢,佛教不是很興盛,規模不大。

藝術

檔案:急就章.jpg
皇象的作品《急就章》

三國在藝術方面,孫吳有很多擅長各種藝術的名士,時人稱為吳國八絕。有吳範、劉惇、趙達、嚴武、皇象、曹不興、宋壽和鄭嫗等人。例如嚴武擅下圍棋,同輩中無人能勝,有「棋聖」之稱。至於曹不興則擅繪畫、皇象則擅書法。

東漢末期動亂不堪,許多畫作被破壞或遺失,造成損失。佛教的發展,開始出現以佛教為題材的繪畫。三國時期的繪畫,因政治動盪、社會混亂而沒有取得更大的成就。三國之前,繪畫主要屬於「百工之苑」的技術性職業,尚未藝術化,在本時期開始出現現實題材的內容,亦是由禮教宣傳過渡到宗教宣傳的時期。畫家也由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轉移到長江流域。當時有名的畫家有曹不興吳王趙夫人,其他擅長繪畫的有桓范楊修、魏帝曹髦諸葛瞻等人。孫吳曹不興,擅長寫生與繪佛畫,被譽為「佛畫之祖」,作品有《維摩詰圖》、《釋迦牟尼說法圖》等等。他曾把五十尺絹連在一起,畫一人像,心明手快,運筆而成。其作品富有立體感,世人有「曹衣出水」之稱,號「曹家樣」。孫吳吳王趙夫人,吳丞相趙遠之妹,善於書法山水繪畫,時人譽為「針絕」。她為孫權繪各國山川地形圖,實開山水畫之首。漢末楊修相傳有《西京圖》等畫。曹魏桓范擅長丹青,魏帝曹髦繪畫人物史實。蜀漢諸葛瞻亦工書畫。

書法藝術興起於東漢末期。從三國到西晉,隸書仍是官方通行的書體,當時的碑刻大都用隸書寫成。曹魏碑文書體方正、氣度莊嚴,少有生趣。孫吳的著名碑刻有《天發神讖碑》、《禪國山碑》、《谷朗碑》等。其中《天發神讖碑》以圓馭方,勢險局寬,氣勢雄偉奇恣。本時期主要的書法家有張芝張昶韋誕鍾繇皇象等人。張芝擅章草,並創新出今草。出名的作品有《冠軍帖》、《今欲歸帖》等。張昶為張芝季弟,擅長章草與隸書。韋誕總結書法經驗,著有《筆經》。其中「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正是他的名言。鐘繇《宣示表》、《薦季直表》等作品為楷書經典之作。皇象擅小篆、隸書,尤精章草。流傳作品有《急就章》、《文武將隊帖》及《天發神讖碑》等。

科技

檔案:龍骨水車.jpg
馬鈞發明的龍骨水車,本圖出自《天工開物

馬鈞擅長機械應用,提昇生產量,製作出水轉百戲和失傳的指南車,榮獲「天下之名巧」的美譽。他改良漢代的織綾機,使織出花紋具立體感,能與蜀錦相媲美。改良漢末畢嵐的龍骨車,發明出龍骨水車來灌溉較高位的農田。現在部份梯田仍在使用。他還將發石車改造成輪轉式發石車,提昇拋擊量與速度。

諸葛亮為了方便在山地棧道運輸,發明「木牛流馬」。其構造歷代文獻有異,學者一般認定為獨輪車及四輪車[33],目前未有確實答案。他發明可以連續發射十箭的連弩,又稱「元戎」。另外,相傳諸葛亮設計孔明燈,也被公認為熱氣球的始祖,用於傳遞信號;據《事物紀原》載,諸葛亮也最早製造出長的原形,漸漸取代了長矛。

醫學方面,有名的有華佗張仲景皇甫謐。華佗醫術精湛,擅長外科手術。不過,史學家陳寅恪認為關於他醫術傳奇的部份應該源自印度佛教傳說[34]。然而,他可能是最早使用麻醉劑「麻沸散」進行外科手術的醫者。張仲景鑑於當代動亂頻繁,疫病流行,致力研究疾病,參考各家書籍寫出《傷寒雜病論》。該書集兩漢醫經經方二派的大成,是中醫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藥具備的經典,喻嘉言稱此書:「為眾方之宗、群方之祖」。後世奉其為「醫聖」。皇甫謐對針灸深入研究,將晉代之前各種經脈理論與針灸方法整理成《針灸甲乙經》,該書成為後世針灸學的範典。他還著有《寒食散論》,服食寒食散到魏晉之後逐漸流行起來。

關於其他技術,天文學方面,陳卓為吳國太史令,吳亡後任晉廷太史令。他收集各派資訊,完善中國星官體制,並繪製星圖,為後世所沿用。裴秀的「製圖六體」在中國地圖史上佔有重要的位置。景元四年(263年),數學家劉徽完成了《九章算術注》一書。蒲元擅長鍛鍊鐵器,他在斜谷(今陝西省眉縣西南)為諸葛亮製刀。其刀能劈開裝滿鐵珠的竹筒,譽為神刀。孫吳位於江南地區,水路發達,造船技術發達。其戰船有的上下五層,有的還能容納士兵三千人。蜀漢盛產井鹽,並利用當地的天然氣來煮鹽,提昇了產能。

帝王年表

模板:中國君主列表/三國/曹魏 模板:中國君主列表/三國/蜀漢 模板:中國君主列表/三國/東吳

東漢末期地方勢力

模板:Wt |- |align="center" style="width:20%;background:#b0c4de" |各地勢力 |align="center" style="width:20%;background:#b0c4de" |統治區域 |align="center" style="width:10%;background:#b0c4de" |統治時間 |align="center" style="width:20%;background:#b0c4de" |各地勢力 |align="center" style="width:20%;background:#b0c4de" |統治區域 |align="center" style="width:10%;background:#b0c4de" |統治時間 |-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d:#e0ffff" colspan=6 |黃河以北地區 |- |袁紹,後分裂為袁譚袁尚 |冀州、青州、幽州、-{並}-州 |189-207 |公孫瓚 |幽州 |187-199 |- |公孫度,後為公孫康公孫恭公孫淵 |幽州遼東 |189-238 |劉虞 |幽州 |187-193 |- |張楊 | -{並}-州上黨 |190-198 |張燕 | -{並}-州黑山 |185-205 |- |韓馥 |冀州 |189-191 | | | |-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d:#e0ffff" colspan=6 |中原地區 |- |曹操 |兗州、豫州、司隸、徐州、冀州、青州、-{並}-州、幽州、荊州、涼州、揚州淮南 |192-220
建立魏國 |呂布 |曾據長安,後據兗州,之後為徐州 |192-198 |- |王匡 |司隸河內 |189-? |袁遺 |兗州山陽 |189-192? |- |橋瑁 |兗州東郡 |189-190 |張邈 |兗州陳留 |189-195 |- |張超 |徐州廣陵 |189-195 |鮑信 |青州濟北 |189-192 |- |張繡 |荊州南陽 |196-199 |孔融 |青州北海 |189-195 |- |劉岱 |兗州 |189-192 |陶謙 |徐州 |189-194 |- |孔胄 |豫州 |189-? | | | |-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d:#e0ffff" colspan=6 |淮河長江漢江以南地區 |- |孫堅,後孫策孫權 |揚州、荊州、交州 |186-229
建立吳國 |袁術 |先據荊州南陽,之後為揚州淮南、壽春 |189-199 |- |劉表,後為劉琮 |荊州 |190-208 |劉度 |荊州零陵 |208-209 |- |金旋 |荊州武陵 |208-209 |趙範 |荊州桂陽 |208-209 |- |韓玄 |荊州長沙 |208-209 |嚴白虎 |揚州吳郡 |?-196? |- |士燮 |交州交趾 |189-211 |劉繇 |揚州 |192-196 |- |王朗 |揚州會稽 |193-197 | | | |-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d:#e0ffff" colspan=6 |關中巴蜀西涼地區 |- |劉備 |徐州,之後為荊州,最後為益州 |194-221
建立蜀國 |馬騰,後為馬超 |涼州 |193-214 |- |韓遂 |涼州 |185-215 |宋建 |涼州枹罕 |185?-214 |- |劉焉,後為劉璋 |益州 |188-214 |張魯 |益州漢中 |189-215 |- |李傕 |雍州 |192-198 |董卓 |雍州、司隸 |188-192 |}

參見

註釋

  1. 1.0 1.1 1.2 「一般認為,三國的歷史應從公元二二0年曹丕稱帝算起,....。在魏、蜀、吳三個政權正式建立之前,三國鼎立的格局就以基本形成。因此三國的歷史包括三國正式建立前三十年的軍閥混戰時期,大概從漢獻帝初平三年(公元190年)董卓之亂開始。」《中國文明史 第四卷 魏晉南北朝 上冊》〈1政治發展大勢〉,〈分裂的地點--三國鼎立〉,第3頁
  2. 『到了建安二十四年(220年),三國分立成為定局。同年,曹丕篡漢,步入了中國歷史上所謂的「魏晉南北朝」時期。』鄒紀萬(1992年):《中國通史 魏晉南北朝史》第一章〈魏晉南北朝的政治變遷〉,第12頁。
  3. 柏楊,《中國人史綱》,2007年7月 初版11刷 ISBN 957-32-4752-6 及 柏楊,中國歷史年表
  4. 從220年曹丕代漢稱帝起至280年吳亡止,共61年,《大英線上百科全書》
  5. 模板:Cite news:「歷史上的三國時期通常包括從184年黃巾起義到220年曹丕代漢的東漢末期或『前三國時期』」。
  6. 模板:Cite news:「自公元184年漢靈帝黃巾之亂起,到公元280年東吳孫皓降晉的96年間,史稱三國。」
  7. 葛劍雄,《統一與分裂》(三聯書店1994年版 ISBN 7-108-00607-3):「而到中平元年(184年)黃巾軍起,割據分裂已成事實。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戰後,三國鼎立的形勢已經形成。難道能因為漢獻帝這個傀儡還存在到延康元年(220年)就認為東漢的統一也維持到了這一年嗎?」。
  8. 趙翼,《廿二史劄記‧第七卷‧三國誌 晉書》:「人才莫盛於三國,亦惟三國之主各能用人,故得眾力相扶,以成鼎足之勢。而其用人亦各有不同者,大概曹操以權術相馭,劉備以性情相契,孫氏兄弟以意氣相投。」
  9. 黎東方,《細說三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ISBN 7-208-03442-7),408-409頁:「三國時代的經學、文學、史學、藝術以及科學,都十分發達。……論文學,我們只須再提一下曹操的『對酒當歌』與曹植的『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不就夠了嗎?再說,建安七子怎麼樣?東漢有沒有?……談到科學,三國時代有過會用麻醉藥,又會動手術取出腎結石,甚至有把握進行『神經解剖』的名醫華佗。」
  10. 張角自稱「天公將軍」,以頭裹黃巾為記號,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為號召,總人數有三十六萬。
  11. 《三國誌‧蜀書‧劉二牧傳》:當時以劉虞幽州劉焉益州劉表荊州賈琮冀州。虞等皆海內清名之士,或從列卿尚書以選為牧伯,各以本秩居任。
  12. 王鳴盛,《十七史商榷·三國誌二》:「至九年滅袁氏之後則又遷都於鄴矣。」
  13. 《三國誌.吳書.魯肅傳》魯肅言到:「北方誠多務也。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
  14. 三國誌·魏書第九·諸夏侯曹傳》裴注引《魏書》:「:「時諸將皆受魏官號,惇獨漢官,乃上疏自陳不當不臣之禮。太祖曰:『吾聞太上師臣,其次友臣。夫臣者,貴德之人也,區區之魏,而臣足以屈君乎?』惇固請,乃拜為前將軍。」可見漢魏官制已經獨立。
  15. 如:會稽郡東部都尉治章安(今浙江臨海東南章安),領六縣,西部都尉治長山(今浙江金華),領八縣;零陵郡南部都尉治始安(今廣西桂林),領七縣,北部都尉治昭陵(今湖南邵陽),領六縣等。
  16. 計有溧陽屯田都尉(今江蘇高淳東固城)、湖熟典農都尉(今江蘇江寧東南湖熟)、江乘典農都尉(今江蘇句容西北)、於湖督農校尉(今當塗)。
  17. 226年設置廣州,轄南海、蒼梧、鬱林、高梁四郡,後併入交州。264年廣州復設,治番禺(今廣東廣州),轄南海、蒼梧、鬱林、桂林、高涼、高興諸郡。
  18. 吳姓世族以吳中四姓顧、朱、陸、張和會稽四姓虞、魏、孔、賀等為主。田餘慶,《秦漢魏晉史探微》,中華書局(2004年重訂本,ISBN 7-101-03348-2),「孫權與會稽虞魏、吳郡顧陸諸大族的關係」。
  19. 張創新,《中國政治制度史》(清華大學出版社,ISBN 7302101469),294頁。
  20. 擔任魏中護軍的先後為司馬昭、王肅、司馬望、羊祜,王肅是司馬昭岳父,羊祜是司馬昭第三任正室羊氏(司馬炎稱帝后追為景獻皇后)的弟弟。
  21. 《三國誌·蜀書·諸葛亮傳第五》:「亮性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華陽國志.巴志》:「蜀丞相亮亦發其勁卒三千人為連弩士,遂移家漢中。」
  22. 三國誌·蜀書·後主傳第三》裴注引《蜀記》:「戶二十八萬,男女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人」。
  23. 陶文牛,〈三國戶口考〉,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24. 鄒紀萬(1992年):《中國通史 魏晉南北朝史》第三章〈大動亂時代的人口流動與民族融合〉,第124頁。
  25. 「今民貧國虛,決敵之資,惟仰錦耳。」(《太平御覽》卷八百十五)
  26. 文心雕龍.論說》評論到:「魏之初霸,術兼名法;傅嘏、王粲,校諫名理;迄至正始,務欲守文;何晏之徒,始盛玄論。」
  27. 詩品序》:「降及建安,曹公父子,篤好斯文;平原兄弟,郁為文棟;劉楨、王粲,為其羽翼。次有攀龍託鳳,自致於屬車者,蓋將百計。彬彬之盛,大備於時矣。」
  28. 文心雕龍.時序》:「自獻帝播遷,文學蓬轉,建安之末,區宇方輯,魏武以相王之尊,雅愛詩章;文帝以副君之重,妙善辭賦;陳思以公子之豪,下筆琳琅,並體貌英逸,故俊才雲蒸。」
  29. 陳壽上表:「論者或怪亮文彩不豔,而過於丁寧周至。臣愚以為咎繇大賢也,周公聖人也,考之尚書,咎繇之謨略而雅,周公之誥煩而悉。何則?咎繇與舜、禹共談,周公與群下矢誓故也。亮所與言,盡眾人凡士,故其文指不得及遠也。然其聲教遺言,皆經事綜物,公誠之心,形於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補於當世。」
  30. 《史通》外篇《古今正史》
  31. 卿希泰:《中國道教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頁8。
  32. 蔡華:〈道教與彝族「咒鬼經」的比較研究〉,《民族文學研究》,2003年第二期,頁33。
  33. 車宋《陳後山集》記載:「蜀中有小車,獨推,載八石,前如牛頭。又有大車,用四人推,載十石,蓋木牛流馬出」。清《河工器具圖說》認為:「土四,獨輪,料、土兼載。《稗編》蜀相諸葛亮出征,始造木牛流馬以運餉。木牛,即今車之有前轅者,流馬,即今獨推者是」。
  34. 華佗到底是波斯人還是印度人?

參考資料

  • 三國誌》,陳壽著,裴松之
  • 後漢書》,范曄
  • 《中國通史 魏晉南北朝史》,鄒紀萬著,傅樂成編,眾文圖書公司,ISBN 9575320328
  • 《中國文明史 第四卷 魏晉南北朝 上冊》,地球社編輯部著,地球出版社,ISBN 957-9585-84-9
  • 《中國文明史 第四卷 魏晉南北朝 中冊》,地球社編輯部著,地球出版社,ISBN 957-9585-84-9
  • 中國大百科全書
  • 《中國文化史》,杜正勝主編,三民書局,ISBN 9571440701
  • 《魏晉南北朝史論稿》,萬繩楠著,雲龍出版社,ISBN 9579086672
  • 曹墉,《蜀漢三大宗教與胡化之關係》,網址,2008年04月29日更新。
  • 《歷代兵制》,陳傅良著
  • 「三國吳兵考」,陶元珍著,載《燕京學報》第13期,上海書店,1983年影印本
  • 「魏晉的中軍」、「魏晉南北朝的兵制」,何茲全著,載《讀史集》,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1982年
  • 《三國文化概覽》,趙西堯著,河南大學出版社,ISBN 7-216-01316-6
  • 《三國史》,馬植傑著,人民出版社,ISBN 7-01-005776-1
  • 《三國史》,張大可著,華文出版社,ISBN 7-5075-1440-4
  • 《呂著三國史話》,呂思勉著,中華書局,ISBN 7-101-05284-3
  • 《細說三國》,黎東方著,上海人民出版社,ISBN 7-208-03442-7

外部連結

模板:Wikisource 模板:Wikisource 模板:Wikisource 模板:Commons

模板:中國朝代

模板:Link FA 模板:Link 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