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helm Richard Wagner

出自宅犬維基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檔案:Richard Wagner en.jpg
理查德·瓦格納

威廉·理查德·瓦格納Wilhelm Richard Wagner模板:Bd),德國作曲家。他是德國歌劇史上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前面承接莫扎特貝多芬的歌劇傳統,後面開啟了後浪漫主義歌劇作曲潮流,理查德·施特勞斯緊隨其後。同時,因為他在政治宗教方面思想的複雜性,成為歐洲音樂史上最具爭議的人物。

瓦格納出生於萊比錫,從小接受了完善的音樂訓練,對音樂和戲劇十分感興趣,後在萊比錫大學學習作曲,中途退學,受聘為維爾茲歌劇院的合唱指揮。其一生致力於歌劇創作,對德國歌劇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1883年2月13日,作曲家於威尼斯溫德拉敏宮逝世。

在瓦格納生活的時代,在德國人們普遍認為德語不夠雅致,宮廷內外盛行意大利法國的歌劇,偏重音樂技巧上的華麗而忽視戲劇的內容,故瓦格納提出「樂劇」的口號,提倡以音樂跟戲劇並重為目的來創作歌劇,建議作曲家親自參與劇本的創作,並認為歌劇的題材應只適宜於音樂處理。他將過去只在前奏或序曲中出現的管絃樂隊的地位提升到了極致,使其成為統一全劇的支柱。另一明顯的改革在於他樂劇中的主導動機。其實無論過去還是現代,作曲家都會在自己的作品中運用到主導動機。但瓦格納不同於他們,他系統的運用主導動機,並通過復調來組合幾個主導動機。可以說,由極端集中的情節編製出的主導動機之網覆蓋全劇,使文字語言與音樂語言完美的結合,是一種精確而單純的潛台詞。除此之外,他的樂劇中幾乎沒有分曲,銅管樂的運用更加自由靈活,感情的意義由樂隊以旋律和聲的方式表達,人聲聲部浮動於管絃樂流的表面,宣敘調詠歎調之間沒有明顯的區分。瓦格納的歌劇改革主要開始於《特裡斯坦和伊索爾德》,這部歌劇1865年慕尼黑的演出標誌著西方世界音樂語言中一種新方言的開始,調性體系開始瓦解的標誌。從此以後,「瓦格納風格」成了歌劇或一般音樂中「先進」及非傳統的代義詞。為了實現自己在歌劇改革方面的理想,並將這一切呈現於世人,瓦格納特地籌建了拜魯伊特音樂節演出自己的作品。而這個音樂節到現在一直都吸引著世界音樂愛好者的眼光。

據說希特勒曾叫人在拜羅伊特為他專門演出瓦格納的作品,當時他感動得流淚,恨不得與這位上個世紀的天才執手親談。很多人在聽瓦格納音樂的同時要提到他的思想,無可否認音樂家本身的性格與思想對其創作作品有著很大的影響。瓦格納的青年時期,其思想主要傾向於「德意志」,他受到費爾巴哈巴枯寧的影響,寫過許多狂熱激進的文章,甚至參加過德累斯頓的革命。1848年歐洲資產階級革命失敗以後,瓦格納逐漸接受了叔本華的悲觀主義論調以及尼采的超人論等思想,以及後來戈比諾雅利安種族主義理論,晚年的時候,瓦格納也受到宗教神秘思想的影響。瓦格納與尼采曾是關係很好的朋友,他們的友誼維持了十年,當瓦格納改變其音樂風格之後,尼采與他決裂,稱他是一個狡猾的人,稱聽他的音樂使人致瘋。1878年1月3日,瓦格納將《帕西法爾》贈送給尼采,尼采寫了最後一封信給瓦格納,並回贈自己的新書《人性,太人性的》,1888年,尼采寫作《瓦格納事件》和《尼采對瓦格納》正式的表述出自己對這位昔日好友的看法。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一直是瓦格納最重要的支持者和保護人,瓦格納有多部作品是獻給他的。而路德維希二世也是瓦格納狂熱的崇拜者,他以瓦格納歌劇的內容為主題,修建了宮殿新天鵝堡,其內部有齊格弗裡德屠龍的金像,描繪《特裡斯坦與伊索爾德》故事的掛毯,以《湯豪捨》故事設計的山洞和節日大廳,而且他計劃將這一城堡作為禮物獻給瓦格納,當作歌劇《帕西法爾》的背景。他資助了瓦格納修建拜羅伊特節日劇院,並且作為貴賓出席了開幕演出。

在這裡,值得一提的是瓦格納在他的樂劇中所表現出的對女性的崇拜。多年來,瓦格納一直認為女性身上有救贖和毀滅兩種特性,這種矛盾性使他創造的女性形象通常都是複雜的、懷著巨大痛苦的英雄女高音。表現在他的樂劇中,如《湯豪捨》中的伊麗莎白,《特裡斯坦與伊索爾德》中的伊索爾德,《尼伯龍根的指環》中通過對愛情獻身來拯救人類的布侖希爾德和《帕西法爾》中寓言式的女性孔德裡。

瓦格納的音樂手法與劇場觀念,深深影響了二十世紀的各種藝術。尤其是電影藝術受到瓦格納的啟發最多。

值得一提的是,以色列一直因為瓦格納的反猶太主義思想以及納粹的原因,一直有一非正式的禁令,以色列國內從不上演瓦格納的作品,不過這些年來稍有鬆動。

代表作品一覽

樂劇

管絃樂改編

  • 格魯克歌劇《依菲格尼亞在陶裡德》序曲 重新配器

管絃樂

  • C大調交響曲
  • 浮士德序曲

歌曲

  • 5首魏森東克的歌

參見

  • 《唱片裡的瓦格納》ISBN 7-115-07376

網絡資源

模板:浪漫樂派 模板:Link FA 模板:Link FA

模板:Link 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