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說明:簡繁轉換」修訂間的差異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行 18: | 行 18: | ||
*“说”的轉換問題:一般會有兩個結果,“說”和“説”(兌上面兩撇方向不同)。正確者為“說”。雖然台灣手寫使用“説”但印刷體一律為“說”。“説”則是[[日文漢字]](亦即古代[[異體字]])。 | *“说”的轉換問題:一般會有兩個結果,“說”和“説”(兌上面兩撇方向不同)。正確者為“說”。雖然台灣手寫使用“説”但印刷體一律為“說”。“説”則是[[日文漢字]](亦即古代[[異體字]])。 | ||
*“听”的轉換問題:一般會有兩個結果,“聼”和“聽”(左側不同)。正確者為“聽”。前者為異體字,現已不用。 | *“听”的轉換問題:一般會有兩個結果,“聼”和“聽”(左側不同)。正確者為“聽”。前者為異體字,現已不用。 | ||
− | * | + | *“为”的轉換問題:一般“爲”為印刷體“為”為手寫體,不過已經通用,在本wiki一律使用“為”。 |
− | * | + | *“着”的轉換問題:“著”為正確寫法。“着”是異體字不使用。 |
− | * | + | *“回”的轉換問題:很多輸入法會轉換成“囘”,實為異體字錯誤用法,應使用“回”。 |
− | * | + | *“线”的轉換問題:“綫”為異體字錯誤用法,“線”才是正確寫法。 |
− | * | + | *“总”的轉換問題:一般有兩個結果,“縂”和“總”。前者為異體字錯誤用法,“總”才正確。 |
− | * | + | *“么”的轉換問題:一般會有兩個結果,“麽”和“麼”(下方為么和ㄠ)。正確用法是“麼”。 |
− | * | + | *“儿”的轉換問題:一般會有兩個結果,“児”和“兒”。正確用法是“兒”,前者是日文漢字(異體字)。 |
於 2008年6月16日 (一) 22:11 的修訂
本説明僅列常用字的轉換錯誤,如有疏漏請幫助編輯。
簡體省略字轉換錯誤
- “干”的轉換有三種,正確用法為:干涉、天干、豆干、幹部、幹嘛、乾淨、乾濕。詳細用法點擊干、幹、乾。
- “周”的轉換有兩種,正確用法為:周圍、周邊、週一、週刊、週期。詳細用法見周、週。
- “里”的轉換有三種:“裏”、“里”和“裡”。“裡”使用的最多,這裡、那裡、裡面;“里”表示丈量單位;“裏”是“裡”的異體字,但較少用。詳細用法見裡、里。
- “后”的轉換有兩種:“後”和“后”。除了皇后、后冠等表示封建統治者正妻地位者都使用“後”,比如後來,之後,後面。詳細用法見后、後。
- “困”的轉換有兩種:“困”和“睏”。除了表示想要睡覺時用睏外其他時候用困,如困難、困苦、受困。詳細用法見睏、困。
- “面”的轉換有兩種:“麵”和“面”。前者表示食物,如麵條、麵粉;後者則有如平面、表面、面容。詳細用法見麵、面。
- “发”的轉換有兩種:“發”和“髮”。後者表示毛,如頭髮、鬢髮;前者則有發現、發展、發達等。詳細用法見發、髮。
- “只”的轉換有三種:“只”表示程度,如只有、只是;“扺”為“只”的錯誤轉換,不可代替只;“隻”是量詞,如一隻、隻身。詳細用法見只、扺、隻。
- “台”的轉換有三種:“台”與“臺”已經通用,臺比較正式,如台灣、平台、台面等。“颱”只表示颱風。詳細用法見台、臺、颱。
- “斗”的轉換有兩種:“斗”有星斗、及量詞斗;“鬥”表衝突相關,如鬥氣、戰鬥等。詳細用法見斗、鬥。
- “它”可表示不同的非人第三人稱:“它”表示無生命物;“牠”表非人類的動物;“祂”表神。
- “你”的轉換有兩種:“你”表男性第二人稱、“妳”表女性第二人稱。現在部分通用成“你”,可不嚴格區分。
轉換常見異體字錯誤
- “说”的轉換問題:一般會有兩個結果,“說”和“説”(兌上面兩撇方向不同)。正確者為“說”。雖然台灣手寫使用“説”但印刷體一律為“說”。“説”則是日文漢字(亦即古代異體字)。
- “听”的轉換問題:一般會有兩個結果,“聼”和“聽”(左側不同)。正確者為“聽”。前者為異體字,現已不用。
- “为”的轉換問題:一般“爲”為印刷體“為”為手寫體,不過已經通用,在本wiki一律使用“為”。
- “着”的轉換問題:“著”為正確寫法。“着”是異體字不使用。
- “回”的轉換問題:很多輸入法會轉換成“囘”,實為異體字錯誤用法,應使用“回”。
- “线”的轉換問題:“綫”為異體字錯誤用法,“線”才是正確寫法。
- “总”的轉換問題:一般有兩個結果,“縂”和“總”。前者為異體字錯誤用法,“總”才正確。
- “么”的轉換問題:一般會有兩個結果,“麽”和“麼”(下方為么和ㄠ)。正確用法是“麼”。
- “儿”的轉換問題:一般會有兩個結果,“児”和“兒”。正確用法是“兒”,前者是日文漢字(異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