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參考模型」修訂間的差異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新頁面: '''OSI參考模型'''全稱'''開放式系統互連參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是1982年由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提出的。其中討...) |
|||
行 31: | 行 31: | ||
:確保原始的數據可在各種物理媒體上進行傳輸。 | :確保原始的數據可在各種物理媒體上進行傳輸。 | ||
:大部分處理的問題都是在機械、電子和程序上的介面以及實體層之下世紀傳輸的媒介。 | :大部分處理的問題都是在機械、電子和程序上的介面以及實體層之下世紀傳輸的媒介。 | ||
+ | |||
+ | == 歷史 == | ||
+ | 在制定[[電腦網路]]標準方面,起著重大作用的兩大國際組織是:[[國際電報與電話諮詢委員會]](CCITT),與[[國際標準化組織]](ISO),雖然它們工作領域不同,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通信與信息處理之間的界限開始變得比較模糊,這也成了CCITT和ISO共同關心的領域。1974年,ISO發佈了著名的'''ISO/IEC 7498'''標準,它定義了網路互聯的7層框架,也就是開放式系統互連參考模型。 |
於 2008年3月1日 (六) 06:32 的最新修訂
OSI參考模型全稱開放式系統互連參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是1982年由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提出的。其中討論的内容是試圖讓各種電腦在世界範圍内互連成網路的標準框架。
層次
OSI將電腦網路體系結構劃分為7層。
- 7 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
- 與應用程式介面溝通。
- 6 展現層(Presentation Layer)
- 為不同平台的應用層提供數據和訊息的語法表示變換方法。
- 5 會議層(Session Layer)
- 會議層讓不同機器上的使用者之間建立議程(session)。議程可提供各種服務,包括對話控制(dialog control,記錄進行傳輸的順序)、記號管理(token management,避免雙方同時進行相同的重要動作),以及同步化(synchronization,為長程傳輸進行定點檢查,使其在傳輸失敗後能夠從中斷點繼續進行)。
- 4 傳輸層(Transport Layer)
- 負責總體的數據傳輸和控制。
- 傳輸層是真正終端對終端的層次。
- 3 網路層(Network Layer)
- 提供路由和定址。
- 控制子網路的運算,主要設計問題就是決定封包如何由來源端繞送至目的地。
- 網路服務品質(延遲、傳輸時間、時基誤差jitter等)也是網路層要處理的問題。
- 2 資料鏈結層(Data Link Layer)
- 將實體層提供的資料改造成邏輯上無差錯的資料鏈路傳輸到網路層。
- 傳輸端將輸入的資料分割為資料框(data frames),並循序傳送資料框。如果服務是可靠的,那麽接收端會在無誤地接收到封包之後傳回一個回應資料框(acknowledgement frame)。
- 資料鏈接層有媒介存取控制子層(medium access control sublayer)可以控制在廣播網路中隊共享頻道的存取。
- 1 實體層(Physical Layer)
- 確保原始的數據可在各種物理媒體上進行傳輸。
- 大部分處理的問題都是在機械、電子和程序上的介面以及實體層之下世紀傳輸的媒介。
歷史
在制定電腦網路標準方面,起著重大作用的兩大國際組織是:國際電報與電話諮詢委員會(CCITT),與國際標準化組織(ISO),雖然它們工作領域不同,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通信與信息處理之間的界限開始變得比較模糊,這也成了CCITT和ISO共同關心的領域。1974年,ISO發佈了著名的ISO/IEC 7498標準,它定義了網路互聯的7層框架,也就是開放式系統互連參考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