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羅馬神話 的原始碼
←
羅馬神話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編輯此頁面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使用者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像[[古希臘神話]]這樣的'''羅馬神話'''實際上並不存在,一直到[[羅馬共和國]]末期[[羅馬]]的詩人才開始模仿希臘神話編寫自己的神話,羅馬人沒有傳統的、像希臘神話中那樣的[[神]]之間的鬥爭之類的傳說。 羅馬人傳統具有的是: *發展非常完善的儀式、祭司和一群互相關連的神。 *一套豐富的、關於羅馬的誕生和發展的傳說,在這些傳說中,人起主要作用,神有時插手。 這說明羅馬人對神的理解與希臘人不一樣。假如問一個古希臘人,[[得墨忒耳]]是誰的話,他會說,得墨忒耳有一個非常漂亮的女兒,被[[哈得斯]]搶走了,因此得墨忒耳很悲傷,等等。 假如問一個古羅馬人,[[刻瑞斯]](即得墨忒耳的羅馬化名字)是誰的話,他會說,刻瑞斯有一個祭司,他的地位比[[朱庇特]]、[[瑪爾斯]]和[[奎裡努斯]]的祭司的地位低,但是比[[福羅拉]]和[[普慕那]]的地位要高。他會說,刻瑞斯與其他兩個掌管農業的神[[立波爾]]和[[利貝拉]]是一個組的,他可能還可以將那些幫助刻瑞斯的小神的名字說出來。 因此古羅馬的「神話」不是故事,而是神與神以及神與人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 羅馬初期的宗教後來被增加了許多有時甚至彼此矛盾的新內容,尤其是吸收了希臘神話的很多部分。隨著版圖擴增,也增加了[[埃及神話]]中部分內容。今天我們對羅馬神話的知識不是來自當時的記載,而是來自於後來一些試圖將那些古老的傳統保留下來的學者的描述。比如生活於前1世紀的[[瑪爾庫斯·提倫提烏斯·瓦羅]]。一些其他的羅馬作家,比如[[奧維德]]在寫作時受到希臘的影響非常深,他們經常引用希臘神話來填補羅馬神話中的空缺。 ==羅馬人的神== 羅馬的祈禱儀式和官方祭司將他們的神分成兩類。第一類是羅馬原始的神(''{{lang|la|di indigetes}}''),第二類是在羅馬歷史上在某一個確定的時間為了應付某一件大災難而引入的(''{{lang|la|de novensides}}'')。第一類神在羅馬歷史上很早的時候就已經有他們自己的祭司了,在日曆中他們有固定的慶祝日,這一類神一共有30個。除了這30個大神外,羅馬從很早開始就還有一群特別的神,他們各有各自特殊的任務,比如主管收割。部分古老的在耕種或播種時要做的儀式顯示在每個操作的過程中總是有一個神參連在其中,一般這些神的名字也是由這個操作的動詞演變而來的。這些神可以被稱為是主神的助神。早期的羅馬信仰不是真正的有許多神的一種[[多神論]],這些神往往只有一個名字和一個作用,而他們的神力(''{{lang|la|numen}}'')也是非常專一的。 羅馬的大神和他們的慶祝日顯示了古羅馬不只是一個農業社會,而且他們也很會作戰,經常參加戰爭。這些神顯示了當時羅馬社會日常生活的需要。他們享受必要的儀式和犧牲。比如[[雅努斯]]和[[維斯塔]]看守門和灶,家族守護神[[拉爾]]({{lang|la|Lares}})保護土地、房屋、柵欄和篙點,[[薩坦]]保護播種,賽爾斯保護穀物的增長,普慕那保護水果,[[康蘇斯]]({{lang|la|Consus}})和播種和豐饒女神[[俄普斯]]({{lang|la|Ops}})保護收割。就連眾神之主朱庇特也因為他的甘雨保護莊園和葡萄園而受尊敬。通過他的閃電武器他被認為是超越一切的人類的主宰,通過他的廣大的疆域他被認為是羅馬軍隊在國境之外遠征時的保護者。早期重要的神中有瑪爾斯和奎裡努斯,他們兩個幾乎沒有多少區分。瑪爾斯是年輕人和他們的活動,尤其是戰爭的神,他在三月和十月被祭祀。現代學者認為奎裡努斯是和平時期戰士的保護者。 早期神殿中最高的神除朱庇特、瑪爾斯和奎裡努斯(他們的三個祭司是羅馬地位最高的)外還有雅努斯和維斯塔。這些早期的神沒有什麼個性,他們沒有個人的經歷、婚姻或兒女。不像希臘的神,他們沒有人性,因此關於他們的活動沒有多少記錄。羅馬的第二位國王[[努馬·龐庇柳斯]]常被說成是這種老的祭祀方式的開始者,據說他的夥伴和助手是羅馬掌管泉水和出生的女神[[埃傑裡亞]]。後來的文獻將埃傑裡亞稱為是一個水仙。不過很早就有新的東西被加入了。據說塔克文家族引入了[[朱庇特|-{zh-hans:朱庇特; zh-hant:朱比特;}-]]、[[朱諾]]和[[密涅瓦]]三大神,他們後來在羅馬宗教中佔據了最重要的地位。其他新的引入包括[[亞芬丁山]]上對[[狄安娜]]的禮拜和[[西卜神諭篇]],一本預言世界的書,據說它是塔克文在前6世紀末從一個女預言家手裡買來的。 ==其他神的引入== 隨著羅馬對周圍地區的佔領,附近的神也被吸收了。羅馬人對被佔領地區的神與對羅馬本國的神同樣尊敬。在許多情況下,這些新引入的神在一個專門的儀式中正式被邀請到羅馬為他們建立的新的聖地。[[前203年]],代表[[庫柏勒]]的一個聖物正式被從[[弗裡吉亞]]引入羅馬。此外,羅馬的擴大吸引了外國人,他們被允許繼續崇拜他們自己的神。[[密特拉]]就是這樣來到羅馬的,他在軍隊中很受歡迎,因此他的崇拜就這樣一直被帶到了不列顛。除[[卡斯托]]和[[波盧克斯]]外,狄安娜、密涅瓦、[[海格立斯]]、[[維納斯]]和其他一些小神也是隨著羅馬對意大利的征服來到羅馬的。這些神有些是意大利自己的發明,有些本來來自希臘文化。後來每個羅馬主要的神都找到了一個相應的、希臘更加人性的神,加上了他們的屬性和神話。 ==羅馬作為神== 一些廟是崇拜羅馬的,這可能說明有一個神被授命為羅馬。 但實際上這是一個比喻,是給予國家一個人性化的代表。這種人性化首次出現於[[前269年]]的一種硬幣上(''{{lang|la|nummus}}'')。外地人可能覺得羅馬由此被神化了,但實際上這只不過是一個猜測。為了強調這種比喻,羅馬人於[[前195年]]在[[士麥那]]為羅馬建了第一個廟。同樣容易產生混淆的是羅馬皇帝的神化,比如[[奧古斯都大帝]],尤其羅馬的一些政治家為他建立了一套宗教式的祭祀儀式。 ==宗教節日== 羅馬宗教日曆翻印了羅馬人採納被佔領地區的神。羅馬早期只有很少宗教節日。但一些很早的節日一直保存到基督教前羅馬帝國的最後一刻。其中包括原始農業人民對繁殖和贖罪的儀式。新的神的來到引入了新的節日。到後來日曆上節日的數目比工作日還多。最重要的節日有[[農神節]](''{{lang|la|Saturnalia}}'')、[[牧神節]](''{{lang|la|Lupercalia}}'')。 帝國時期農神節從12月17日到12月23日連續7天,這也是[[冬至]]的時間。這段時間裡所有的買賣都停止,奴隸獲得暫時的自由,人們互相交換禮物,許多人結婚。牧神節本來是慶祝一個意大利畜牧神盧波庫斯的古老節日。這個節日於2月15日在[[柏倫町山]]上的盧波庫斯洞裡慶祝。柏倫町山是傳說中羅馬的奠基人[[羅莫路]]和[[勒莫]]小時候被一隻狼收養的地方。羅馬傳說說一個牧羊人在狼窩裡找到了這一對雙胞胎並將他們帶回家讓他的妻子來撫養他們。 ==羅馬神廟== 羅馬市內的神廟反映了羅馬對世界上其他神的接受。最古老的神廟,比如[[卡匹托爾山]]上[[前509年]]建的尊朱庇特、朱諾和密涅瓦三大神的神廟,模仿的是[[伊特魯裡亞人]]的神廟。如同伊特魯裡亞的神廟,它立在一個高聳的地基上,與希臘神廟不同的是,希臘神廟的一周都有向上的台階,而伊特魯裡亞的神廟只有在入口處有台階。神廟的表面與希臘神廟也不同,它的廊柱比希臘神廟的深(一共有六對),而且只在入口處有廊柱,希臘神廟有一周的廊柱。廟內分幾個大的房間,每個供一個不同的神像。[[戰神場]]上的[[伊西斯]]和[[塞拉匹斯]]的神廟是羅馬後期宗教建築的代表作。它們是用[[埃及]]的材料建造的,他們供的是希臘化的埃及神。羅馬最特別的神廟朱庇特大神廟和[[萬神殿]]。萬神殿是[[哈德良]]於[[117年]]至[[138年]]建的,裡面供的是所有的神。它取代了此前一座比較小的類似的廟宇。[[607年]]萬神殿被改造為一個[[基督教]]教堂,今天它是意大利國家紀念館,裡面安葬了[[聖拉斐爾]]以及一些為意大利統一作出過貢獻的國王。 ==羅馬宗教的衰敗== 羅馬宗教的希臘化,更重要的可能是希臘哲學在羅馬受到良好教育的人中的傳播使的老的儀式越來越被忽視,前1世紀內老的祭司職位的地位驟降。除了出於政治的必要,許多從出生應該接受這些職務的高級貴族對這些儀式根本不信任,而受教育低的大眾也越來越對外來的儀式感興趣。雖然如此,最高祭司(''{{lang|la|pontifex maximus}}'')和占卜師(''{{lang|la|augur}}'')依然擁有很高的政治地位。[[愷撒]]就利用他最高祭司的地位來對其他祭司施加政治影響。 奧古斯都大帝改革和重建了老的宗教系統,他本人是將所有的祭司職務集於一身。儘管老的儀式(實際上是一種人與神之間的交易,人向神服務以換得神對人的保護)與道德無關,奧古斯都將它轉化成虔誠和宗教信仰紀律,並用此來作為防止內部動亂的一個機構。在這個時候,[[維吉爾]]的長詩《埃涅伊德》使[[特洛伊]]英雄[[埃涅阿斯]]建立羅馬的傳說非常普及。 奧古斯都大帝的改革並不能防止羅馬的宗教越來越集中在對羅馬皇帝的崇拜,後來羅馬皇帝死後都被神化了。在羅馬帝國建立前,從愷撒的時候開始這個趨向就存在了。奧古斯都、[[克勞狄一世]]、[[韋斯巴薌]]和[[提圖斯]]都被神化了,[[涅爾瓦]]之後很少有沒有被神化的皇帝。 在帝國時期,許多外國的神非常普及,比如對埃及女神伊西斯和對[[波斯]]神[[密特拉]]的崇拜,基督教也是如此傳播開的。儘管從[[尼祿]]到[[戴克裡先]]的統治時期基督教被強烈迫害,但它不斷擴展。從[[324年]]至[[337年]]單獨統治的[[君士坦丁大帝]]最後將基督教立為國家宗教。從[[392年]]開始[[狄奧多西一世]]下令禁止一切其他崇拜。 ==主要古羅馬神== 古羅馬神話對歐洲文化影響較深,天上諸星座原來都是[[希臘]]人以神話人物和諸神命名的,但目前學術界使用的都是[[羅馬]]名。 {|border=1 |- |中文名||拉丁名||職位和相應的希臘神祇 |- |[[雅努斯]]||{{lang|la|Iānus}}||門神;具有前後兩個面孔或四方四個面孔,象徵舊年結束和新年開始(無相對應的希臘神祇)。 |- |[[朱庇特]]||{{lang|la|Iuppiter}}||神王;閃電之神;相對應於希臘神話的[[宙斯]]({{lang|el|Ζεύς}}). |- |[[朱諾 (神話)|朱諾]]||{{lang|la|Iunō}}||-{zh-hant:神後;zh-hans:神後}-;生育之神,婦女的保護者;朱庇特的三姐及妻子;相對應於希臘神話的[[赫拉]]({{lang|el|Ήρα}}). |- |[[墨丘利]]||{{lang|la|Mercurius}}||神的使者;商業之神,商人的保護者;相對應於希臘神話的[[赫耳墨斯]]({{lang|el|Ερμής}}). |- |[[維納斯]]||{{lang|la|Venus}}||美神、愛神;相對應於希臘神話的[[阿佛洛狄德]]({{lang|el|Αφροδίτη}})。 |- |[[瑪爾斯]]||{{lang|la|Mars}}||戰神;朱庇特與朱諾之子;相對應於希臘神話的[[阿瑞斯]]({{lang|el|Άρης}})。 |- |[[薩圖爾努斯]]||{{lang|la|Satūrnus}}||農神;朱庇特的父親,相對應於希臘神話的[[克羅諾斯]]({{lang|el|Κρόνος}})。 |- |[[狄安娜]]||{{lang|la|Diana}}||月亮女神;狩獵及貞操之神,少女的保護者;相對應於希臘神話的[[阿耳忒彌斯]]({{lang|el|Άρτεμις}})。 |- |[[阿波羅]]||{{lang|la|Apollō}}||太陽神;藝術、歌曲、詩歌之神;狄安娜的孿生哥哥;希臘和羅馬名字相同([[希臘文]]:{{lang|el|Απόλλων}})。 |- |[[密涅瓦]]||{{lang|la|Minerva}}||智慧、戰術女神;朱庇特的女兒;相對應於希臘神話的[[雅典娜]]({{lang|el|Αθηνά}})。 |- |[[刻瑞斯]]||{{lang|la|Cerēs}}||豐收女神;朱庇特的二姐;相對應於希臘神話的[[得墨忒耳]]({{lang|el|Δήμητρα}})。 |- |[[武爾坎努斯]]||{{lang|la|Vulcānus}}||火及鍛造之神;維納斯的丈夫;相對應於希臘神話的[[赫淮斯托斯]]({{lang|el|Ήφαιστος}})。 |- |[[尼普頓]]||{{lang|la|Neptūnus}}||海神;海洋、地震、馴馬之神;朱庇特的二哥。相對應於希臘神話的[[波塞冬]]({{lang|el|Ποσειδών}})。 |- |[[普路托]]||{{lang|la|Plūtō}}||冥神;朱庇特的大哥;相對應於希臘神話的[[哈得斯]]({{lang|el|Άδης}})。 |- |[[維斯塔]]||{{lang|la|Vesta}}||女灶神;朱庇特的大姐;相對應於希臘神話的[[赫斯提亞]]({{lang|el|Εστία}})。 |- |[[邱比特]]||{{lang|la|Cupidō}}||愛和愛慾之神;維納斯的兒子,相對應於希臘神話的[[厄羅斯]]({{lang|el|Έρως}})。 |- |[[歐若拉]]||{{lang|la|Aurora}}||黎明女神;相對應於希臘神話的[[厄俄斯]]({{lang|el|Έως}})。 [[Category:神話]] [[Category:羅馬神話]]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模板:Lang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羅馬神話
」頁面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登入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變體
視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有關 MediaWiki 的說明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